大歐美麗(鄭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宣傳語
聯系我們
Conduct us
了解更多我們的詳細信息,請致電
400-631-1519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外環綠地世紀峰會12A01室。
電話:0371-69191906
傳真:0371-69191909
聯系人:馬先生
產品知識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產品知識 >
大歐資訊|初產母豬的營養與繁殖性能的關系
時間: 2016/07/12 10:09:28 作者:admin 點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選擇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個體大的瘦肉型豬已經是當前規?;i場的育種模式。然而,生長性狀的選擇給母豬,特別是初產母豬的繁殖性能帶來了負面影響,使斷奶后母豬的乏情率有不斷升高的趨勢。由于初產母豬的特殊生理狀況和對初次分娩、哺乳和產后失重的不適應,哺乳期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的體脂和體蛋白損失對繁殖性能的影響尤為突出。解決初產母豬繁殖力低的問題對提高整個豬場的繁殖效率和經濟效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 初產母豬繁殖障礙給養豬業造成的損失

 

初產母豬繁殖障礙主要由斷奶至發情的間隔(WOI)延長和發情率低引起。斷奶后7天內,初產母豬的發情率僅為65%-70%,而經產母豬可達到87%-97%。同時,再次妊娠的能力下降導致胎間距延長以及下一胎窩產仔數少也是初產母豬繁殖力低的原因。初產母豬繁殖障礙的結果導致淘汰率增加。肉類與家畜協會(MLC)分析母豬淘汰的原因時發現,淘汰母豬總數的18%是由第一胎和第二胎母豬組成,而這些母豬中有63%是因為繁殖失敗而被迫淘汰的。Dourmd等也報道,淘汰的初產母豬中有60%是因繁殖障礙的原因。母豬的最高窩產仔數出現在第3-5胎,7胎以前如果沒有繁殖障礙不會被任意淘汰。由于初產母豬還未達到最高產仔力,市場凈利也遠高于高齡多胎母豬。因此,初產母豬的淘汰會給養豬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2.營養與卵巢功能

 

足量的FSH和一定強度的LH脈沖刺激,以及卵巢對內分泌變化的敏感性是卵巢上的卵泡能夠生長發育直至排卵的內在因素,而哺乳期能量平衡、斷奶應激以及周圍環境則是影響卵巢功能和母豬發情排卵的主要外部因素。哺乳期營養攝入不足可導致斷奶后血液中的FSH濃度降低和LH的脈沖次數減少,影響母豬發情和排卵的同時,也降低了妊娠早期胚胎存活的能力。GnRH具有促進垂體釋放LH和FSH的作用,營養不良則可削弱GnRH的釋放,從而使GnRH的量不足以支持卵泡的生長發育和排卵的發生。Flowers等在卵泡發育階段加倍青年母豬的進食量,結果提高了母豬的排卵數和LH的脈沖次數。研究表明,限制采食可抑制卵泡的發育、降低卵子的受精能力和減少排卵數量,最終可能會減少下一胎的窩產仔數。Quesnel等認為,卵巢功能的恢復需要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IGF-I)的刺激,而能量正平衡有助于胰島素和IGF-I的分泌,因此推斷,初產母豬哺乳期營養攝入不足和能量負平衡是發情失敗的主要原因。

 
 
 
 
 
 
 
 

 

3. 營養與初產母豬繁殖性能

 

3.1 分娩前營養與繁殖性能

 

產前過肥的初產母豬分娩后食欲較差,產后失重和能量負平衡比中等體況的母豬表現得更為嚴重,因此會造成WOI延長和斷奶后發情率的降低。MullaH等發現,初產母豬分娩時的背膘厚每減少1mm,哺乳期每天進食量就增加0.1kg。Dourmad報道,妊娠期進食量與分娩后哺乳期的進食量呈負相關。妊娠期每天進食1.80kg、2.25kg2.70kg的母豬,產后哺乳期自愿采食量分別為4.88kg、4.75kg4.47kg。Head等報道,分娩時過肥的初產母豬(P2背膘36mm)產后進食量較少,而且死胎率也高于中等體況的初產母豬(P2背膘25mm)。因此,防止初產母豬分娩前過于肥胖是提高繁殖性能的有效措施。然而,初產母豬分娩時過瘦(P2背膘小于14mm)會降低仔豬的成活率和日增重,也會降低母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不利于繁殖。

 

3.2 哺乳期營養與繁殖性能

 

哺乳期營養是初產母豬飼養的關鍵,也是母豬斷奶后能否及時發情的最重要影響因素。研究證實,哺乳期能量攝入與體脂之間的平衡、蛋白質攝入與體蛋白之間的平衡會明顯影響初產母豬的WOI。哺乳期采食量少,會加劇母豬體重損失和加快體脂、體蛋白的分解代謝,導致WOI的延長和乏情率升高。在28天哺乳期內,平均每天進食3kg和5kg的初產母豬,WOI分別為20天和9天。King等研究發現,哺乳期日采食量為2.0kg(限飼)和4.5kg的初產母豬,哺乳期失重分別為37kg和9kg,P2背膘厚分別減少6.3mm和1mm,斷奶后8天內的發情率分別為38%和78%,斷奶到妊娠的間隔分別為26.4天和15.5天。King等報道,初產母豬的采食量雖然對配種時的排卵率和仔豬的生長率影響不顯著,但對WOI和斷奶至妊娠的間隔均有明顯的線性影響,即哺乳期采食量越少,WOI則越長,發情率也越低。Thaker等最近研究發現,初產母豬哺乳期失重超過5%將會延長WOI(經產母豬失重超過10%將會延長WOI),失重超過10%將會影響下一胎的產活仔數。胃管強迫進食試驗表明,初產母豬日進食7.1kg以上才能保證哺乳期能量正平衡,而自愿采食無法達到該數量,因此哺乳期需要飼喂高能、高蛋白飼料,以減少初產母豬的失重。

 

3.3 斷奶后營養與繁殖性能

 

哺乳期盡量減少體脂和體蛋白損失是提高初產母豬繁殖性能的關鍵。同時,在預期發情前保證絕對體脂和體蛋白量對提高初產母豬的繁殖性能也很重要。Hughts報道,斷奶時絕對背膘厚(P2點)大于13mm的初產母豬,WOI、發情率、下窩產仔數分別為5.8天、100%和l1.4頭;而斷奶時絕對背膘厚(P2點)小于i0mm的初產母豬,WOI、發情率、下窩產仔數分別為8.1天、78%和8.9頭。斷奶至發情這一期間,營養供給充足有利于縮短WOI和提高發情率,而且有助于提高下一胎產仔數。King等發現,斷奶至發情之間平均日進食1.5kg和4.0kg的初產母豬,排卵數分別13.0枚和14.8枚,窩產仔數分別為8.8頭和10.0頭。適當延長斷奶至配種的間隔天數和妊娠早期保證營養供給有利于提高胚胎存活率和下一胎的窩產仔數。

 
 
 
 
 
 
 
 

 

4. 改善初產母豬繁殖性能的營養措施

 

4.1 合適的初配年齡和體重

 

青年母豬過早配種會因體脂和體蛋白蓄積不足而降低分娩后的繁殖性能;過晚配種則會降低母豬的終身繁殖能力,還可能因體脂蓄積過多而對繁殖不利。

4.2 分娩前保持適宜體況

 

在保證胎兒和母體營養需要的前提下,青年母豬妊娠后期適當控制體膘,不可太肥或太瘦。初產母豬分娩時P2背膘小于14mm(過瘦)或大于25mm(過肥)對繁殖均有不利的影響。

 

4.3 增加哺乳期進食量,減少體重損失

 

哺乳期保證飼料和飲水的充足供應,并給予高能、高蛋白飼料。注意夏季防暑降溫和冬季防寒工作,采取積極措施提高初產母豬采食量和減少體重損失。

 

4.4 保證發情前初產母豬體況

 

斷奶至發情期間的營養供給同樣重要,努力做到預期發情前P2背膘厚超過14mm,可提高發情率和下胎窩產仔數。

 

4.5 兼顧繁殖性狀的選擇

 

在育種計劃中,選擇生長速度、瘦肉率等生長性狀的同時,應兼顧繁殖性狀如窩產仔數和WOI等的選擇。

 
 
 
 
 
 
 
 

外国一级黄片免费视频_高清国语自产拍在线播放_无码成人DVD专区_香蕉午夜在线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