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膘情的適合度與生產效益的有很強的相關性,目前,業內基本上認同母豬膘情評分以3分為中間值,各生產階段以3分上下增減為最適合。國內各豬場大多按上圖之膘情標準安排母豬飼喂流程。
但實際操作中,由于品種、飼養管理條件、飼料、地域等不同的影響,各豬場之間最適合膘情已經出現非常大的差異化。參照上圖的評分標準,對不同的豬場,相同的飼喂流程,已經形成沖突。而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卻始終處于強調統一膘情標準的論述之中,給實際生產管理者帶來相當大的困惑。在這里筆者也算對此提出異議,供參與者參考。
一般情況下,認為初產、經產母豬分娩前背膘厚度大于22mm時對產仔和泌乳有不利的影響,哺乳母豬斷奶時背膘厚度為17-20mm時有利于當胎斷奶后盡早的發情配種和排卵的增加,母豬哺乳期背膘損失后降到15mm以下,則可能會影響母豬斷奶后的發情或發情延遲。
表中顯示,母豬背膘厚度差異較大。從目前各種論述中所產生的這些數據,讓實際生產操作者無法獨立判斷各自豬場膘情狀況,以致于對母豬背膘的盲目追求,使膘情管理處于無序狀態。
近年來母豬背膘的發展趨勢
母豬背膘控制在18—22mm即評分在2.5—3.5分之間,當然是比較滿意的結果。但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誤差,在很多強調背膘的專家的廣泛宣傳與引導下,在擔心膘情差而影響生產效益的情況下, 一般都會以更高的膘情分值標準對飼養提出要求,飼養管理過程中也會相應增加對母豬飼養量及營養。
在這種背景之下,背膘較好而且生產性能較好的母豬則更有適應性,更有空間發揮其生產性能的優勢和提供更多的后代。因此,選育方向也會使背膘較好的母豬處于優勢地位,時久累積,必然出現膘情評分達到5分時,母豬的生產性能也能優秀表達的奇怪現象。
膘情評分處于3分以上,生產性能較好表達的母豬,作為選育方向被逐步固定下來,當這些母豬的體況較差時,生產性能也會隨之而降低,為要求母豬膘情的專家們提供了強實的現實依據,最后引導成為趨勢。
目前就在我國西南地區有一個著名的種豬品牌,其母豬膘情評分唯有趨向于5分值時,配種、懷孕、產仔、帶仔泌乳才能達到最佳狀態,從而實現較好的生產績效。當然這個品牌的母豬對所需要的飼料營養及飼養管理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在實際生產中,一些豬場的母豬對背膘要求不高,膘情評分也低,但依然表達出很好的生產績效。這些背膘評分偏低,評分基本處于2--2.5分、生產績效依然很好的母豬一般營養代謝、營養傳遞能力較強,產仔帶仔能力明顯優秀,斷奶至發情間隔也在正常區間。這種現象說明這樣的母豬,低的膘情要求才是最佳的膘情。這種母豬在飼料成本及管理成本上明顯偏低的情況下依然能獲得較好的回報。但是在強調膘情的趨勢之下,此類母豬在營養較高或采食量較大時更易積蓄脂肪而失去最佳膘情,可能評分在3.5 分的情況下,也就處于偏肥體況。而偏肥則降低了其生產性能,最終被過早的淘汰。給整個養豬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也使育種選擇缺失了多元的一面。
膘情評分較低的母豬飼養管理與膘情評分分較高的母豬的飼養管理肯定有所差異。
各豬場品種、種豬來源、飼料影響及地域等的不同,勢必造成不同的膘情需求,按市場統一的膘情標準去安排飼料營養和飼養管理已經顯示出極大的弊端。
如果一個豬場種豬品種來源比較單一,并且經過多年的飼養習慣和淘留選擇,基本會形成獨立的膘情標準。
而品種來源復雜,更換種豬血源頻繁的豬場,常會表現出膘情混亂,有低膘情評分母豬的生產性能表現較好,也有高膘情評分母豬的生產性能表現較好,這樣就給飼養管理帶來極大的麻煩,對母豬各階段的飼喂量無法統一控制。這種豬場,如果按流行的飼喂流程執行,根本無法使大多數母豬達到最適合的膘情狀態而不能發揮最佳的生產性能,最后只能將飼養績效不佳歸咎于技術員管理不當和飼養員缺乏責任心之上。
由此而論,生產者在這方面沒有獨立的判斷,是無法正確掌控本場母豬群膘情的根本原因。
針對種豬血源混亂的豬場,有針對性的個體飼喂記錄和不同的飼養標準可能是較適合的飼養管理方式,但針對大型規?;i場,幾乎沒有可操作性,唯有在引種、馴化、選留繁殖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將膘情標準統一后才能實現飼喂流程管理。
大多數規?;i場在引種比較慎重的情況下,經過多年的飼養管理,基本上形成了獨立的膘情標準。針對母豬膘情,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參照下圖表格總結本場最適合的膘情評分值。
選定若干(多多宜善)生產性能表達優秀的母豬,按體況評分圖對照(建議少用背膘儀),跟蹤記錄分娩、斷奶、配種、懷孕60日齡期間的膘情評分,通過一到兩個胎次的評分結果,基本可總結出本場母豬群各生產階段膘情指標,也就確定了最適合本場的膘情指標。
這里要說明的是,不管膘情評分結果是在偏瘦范圍還是在偏肥范圍,都是最適合本場的膘情標準!
再按這個膘情標準,制定母豬各生產階段的飼喂流程,并針對少數更瘦或更肥的母豬個體決定增加或減少飼料給予量,使生產管理進入有序。
重申,一個豬場在不知道最適合本場膘情標準的情況下,慎重選擇當前流行的母豬飼喂標準流程。
總結
母豬因為品種、飼養管理、飼料、地域的不同,已經沒有統一的膘情標準,各場之間最適合的母豬膘情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化??偨Y出本場膘情標準,而不被一些書面的理論所誤導,才是正道。并且在引進種豬時,也應當定位在與本場母豬膘情標準相差不大的種豬場。飼喂流程的制定、飼料的選擇,都應考慮本場膘情標準的現狀,這樣才有可能使本豬場的母豬達到最佳生產體況。
母豬膘情的適合度對生產績效的影響較大,正確的關注母豬膘情,也是養豬生產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