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蘭科學家針對規?;B殖場及其與附近居住人群的健康關系開展了一項廣泛研究。結果發現:養殖場對人群健康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研究表明:與規?;B殖場直接相鄰的居民,罹患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衰竭的幾率更高,主要病因為氣道狹窄。但科學家們同時發現,這批人群罹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span>COPD)的幾率有所降低。
以上研究結論于2016年7月7日發表公布。
該研究在荷蘭進行,旨在確認畜牧養殖生產與直接相鄰居民區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系。研究人員說,目前關于養殖場和養殖場員工的健康之間的關系已有大量研究,但很少有人關注養殖場及其直接相鄰社區之間的關系。
研究由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及環境研究院(PIVM)、風險評估研究所(IRAS)、荷蘭衛生保健研究院(NIVEL)和荷蘭烏德勒支大學共同開展。
顆粒物含量
此次研究歷時3年,調查中發現:規模性養殖場周圍空氣中顆粒物含量通常較高,且同一地區肉毒素含量高于城市其他區域。而肉毒素多與養豬場或禽類養殖廠有關。
研究表明,居住在禽類養殖場周圍1公里范圍內的人群,其肺功能下降2-4%。出現這一癥狀的原因很可能為:空氣中顆粒物含量和氨氣濃度較高,與其他顆粒物發生反應。
判定規模性養殖場周圍居民與空氣中顆粒物及顆粒物內微生物和肉類毒素的接觸率;
繪制醫生診斷出的規模性養殖場周圍居民的健康問題圖譜;
找出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脈絡。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Q熱
關于顆粒物,科學家們特意研究了與牲畜相關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Q熱,關于人體健康則主要關注呼吸道問題,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胃腸道疾病。
研究對象包括:同時飼養禽類、豬、牛、羊的農場,以及其他飼養動物種類更多或較少的農場,各個農場類型不同(如規模、是否使用空氣洗滌器等)。
養殖場周圍發現MRSA
研究發現,養殖場周圍1公里范圍內MRSA含量較高且發現幾率較大。但一般來說,并未發現此類區域內感染MRSA或超廣譜 β-內酰胺酶(ESBL)、戊型肝炎和流感的可能性增高。
另一項重要發現是:離規模性養殖場越近,出現呼吸道感染、過敏、支氣管炎和花粉熱的癥狀越少。這表明,二者之間存在一種保護性關系。
羊、禽類和貂養殖場
在羊場周圍,出現Q熱和肺部感染的幾率較高,而禽類養殖場周圍出現肺部感染的幾率與其他地區類似。貂養殖場四周罹患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風險較高。
針對本次研究結果,荷蘭農業和園藝組織(LTO)指出,農場必須降低顆粒物排放量。LTO矛頭直指某些動物福利規定,因為此類規定導致顆粒物排放量增加,使動物散養越來越多。
本次研究共涉及采訪調研約15000人,同時對2500人進行了深度研究。